服务热线:  153 1182 6765

服务热线:

153 1182 6765

微信: 185638814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铜矿浮选试验

新闻资讯/News

铜矿浮选试验

更新日期:2019-11-20 15:35:52s浏览次数:119 作者:

索取报价技术咨询

24小时销售热线:15311826765

  云南某高氧化率棍合型铜矿石结合率较高,大量铜矿物呈浸染状分布于钙硅泥质中,常包裹钙泥质,或被钙泥质包裹,嵌布粒度较细的铜矿物与脉石分离相当困难,因而现场精矿铜品位和回收率均较低,分别低于20%和50%。

  本试验对该矿石的浮选工艺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

  1矿石性质

  云南省某高氧化率棍合型铜矿石中的硫化铜主要以黄铜矿和辉铜矿为主,游离氧化铜主要是孔雀石,结合氧化铜主要是纤硅铜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白云母、绿泥石、歪长石、针铁矿和黄铁矿等。

  矿石中有回收价仇的元素为铜,其他元素没有回收价值。

  矿石为混合型铜矿石,其中硫化铜占52.94%,游离氧化钢占25.49%,结合氧化钢占21.57%.属典型高械化率、高结合率混合钢矿石。

  2 浮选试验研究

  一段磨选试验一段磨选试验采用图1所示的流程。

  

  2.1.1磨矿细度试验

  磨矿细度对浮选指标影响较大,矿物只有达到良好的单体解离,才能获得较好的选别指标。一段磨矿细度试验的硫化钠用虽为600g/t,异戊从黄药川准为400g/t,

  随着磨矿细度的提高,铜粗精矿铜品位先上升后下降,但变化幅度不大,铜回收率则先下降后上升,当磨矿细度为一0.074 mm占80%时铜品位和回收率均较高。因此,合适的磨矿细度为一0.074 mm占80%。2.1.2异戊基黄药用量试验

  异戊基黄药用缺试验的磨矿细度为一0.074 mm占80%,硫化钠用量为600g/t。

  随着异戊基黄药用量的增加,铜粗精矿铜品位下降,铜回收率先明显上升后升速趋缓。综合考虑,确定后续试验的异戊基黄药用量为500g/t.2.1.3硫化钠用量试验

  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硫化钠是氧化铜矿物的高效活化剂,可有效改善氧化铜矿物的可浮性。硫化钠用址试验的磨矿细度为一0.074mm占80%.异戊纂黄药用员为500g/t。

  随着硫化钠用量的增加,铜粗精矿铜品位大幅度下降、铜回收率大幅度上升。综合考虑,确定硫化钠的用量为800g/t.2.2粗精矿再磨试验

  在上述试验基础上进行了3粗3精探索试验,结果表明,铜精矿铜品位仅能达到12.52%,镜下分析表明,粗精矿中铜矿物解离度不高、连生体较多,不利于精矿铜品位的提高,因此,对3次粗选的铜精矿进行了再磨试验。试验流程见图5, 随着铜粗精矿再磨细度的提高,铜精矿铜品位大辐度上升、铜回收率明显下降。综合考虑,确定铜粗精矿再磨细度为一0.045mm占90%,对应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3.74%、回收率为41.17%.2.3闭路试验

  在条件试验基础上进行了闭路试验,试验流程见图7

  

  该矿石采用图7所示的流程处理,从终可获得铜品位为23.03%,回收率为54.65%的铜精矿。

  通过对闭路浮选尾矿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铜精矿铜回收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铜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且浮游性差的氧化铜矿物占比较高所致,目前的浮选工艺难以改善分选指标。该铜尾矿的进一步浸出工艺研究将留待后续进行。

  3结论

  (1)云南某棍合型铜矿石属于高氧化率铜矿石,大址铜矿物以极细粒与脉石矿物共生,分离分选难度较大。

  (2)该矿石采用磨矿一3次粗选一粗精矿再磨-2次精选的闭路流程处理,在有硫化钠活化的情况下,获得了铜品位为23.03%、回收率为54.65%的铜精矿;铜品位为0.72%的铜尾矿的再选研究将留待后续进行。


相关产品:KYF浮选机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