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9-11-18 16:42:51s浏览次数:122 作者:
高金背景地层对金成矿富集能否作出了贡献,还取决于钒矿选矿工艺其中的金能否释放出来和是否具备促使其释放的后生条件。作为本区金初始浓集的主要载体是沉积同生黄铁矿和有机碳的吸附作用。桂东寒武系和震旦系的一个普遍特点是黑色岩系广泛发育黄铁矿等硫化物,其含金ht与炭质含址成正比,地层中黄铁矿及黄铜矿(少量)多呈显微草莓球粒状。
有机碳山于具强吸附、还原、沉淀金属元素的性能,钒矿选矿工艺被称之为“天然炭吸附系统”,对金的初始浓集、含金建造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桂东寒武系黑色岩建造,炭质物含址普遍较高,如桃花区清溪亚群含炭砂岩炭质可达1%一10%,明显高于南方其他地区变质地层的含址(0.017%一0.06%)。研究表明,赋存于硫化物相中的炭质吸附金皆属易释放金类型,对层控型金矿的形成有利。3.1.2寒武纪和及旦纪沉积环境和金的初始富集
本区寒武纪和震旦纪古地理环境为地柳型边缘海盆,钒矿选矿工艺在富硫化物的含炭砂页岩中也发现硫化物,大部分由草莓球粒结构的黄铁矿和黄铜矿组成粒直径为0.01mm,成群密集出现,表明在成岩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菌藻类微生物活动。菌藻类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吸取海水中的金等成矿元素,死亡后金随之转移到分解化合形成的有机质和硫化物中,并在成岩过程中得以保存.从而达到了钒矿选矿工艺地层建造中金的初始富集。这也是造成寒武系含炭岩层较非含炭岩层金丰度值偏高的根本原因。当然,也不排除有胶体吸附和机械沉积作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