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9-11-18 16:34:54s浏览次数:43 作者:
河南省小池沟金矿区历史悠久,黄铜矿选矿生产线从发现到勘探,先后用了半个多世纪。该矿区较为完整的第一份地质资料是秦岭区测队在1956-1957年进行的1:200 000区测,1965年出版洛宁幅地质图及说明书。1960年,地航902、905队在本区进行了1: 100 000一1: 200 000航测工作,圈出了若干航磁异常(但未能收集到有关资料)。1979-1981年,河南省地矿厅第一地质调查队在熊耳山北坡进行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小池沟地区发现黄金重砂异常。1984年以来,相继有河南有色地质五队、河南有色地质勘查局矿地所及中南工业大学洛宁科研队在该区开展了物探、化探、地质找矿及研究工作,圈定了若干个找矿的异常靶区,其中黄铜矿选矿生产线小池沟金矿区就包含其中。
1985年至今,主要是有河南有色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在该矿区开展工作,找出了数十条黄铜矿选矿生产线含金蚀变带,并在1999年提交了《河南省洛宁县小池沟金矿区普查地质报告》。其中F5,F4、F193条矿脉共探获D+E级金金属量10 395. 20 kg,金平均品位26.28 x 10 -6,矿体平均厚1.02 m。其中D级(333)5 468.44 kg.金平均品位39.59X10-6;E级(334?)4 926.76 kg,金平均品位21.82X10-6,矿体控制标高在755 m以上,其余含金蚀变带没有列入计算。
虽然经历多年的无序滥采,地表的资源所剩无几,但是,由于以往开采技术的落后,黄铜矿选矿生产线造成只能开采靠近地表的资源,本矿区高品位的矿石,无可质疑地说明该金矿区潜在的价值,特别是深部资源。